提起西葫芦,相信大家一定都不会感到陌生。西葫芦,又称北瓜、茭瓜、云南小瓜、菜瓜、美洲南瓜,是我们餐桌上的一位“常客”。它营养丰富、口感脆嫩,是一种四季均可吃到的大众蔬菜。
可是,西葫芦究竟是一种什么菜?它在瓜类世界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的营养价值高不高?它又好不好种?关于西葫芦的这些事,恐怕您就未必知道了。为了进一步揭开西葫芦的神秘面纱,近日,记者专门采访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瓜类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李海真,带我们一起走进西葫芦的世界。
“你别小看了这小小的西葫芦,它可是飘洋过海来到中国的。据考证,早在公元前7000~5500年,在墨西哥的他马里巴斯就有西葫芦的种子了,而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0.08% 资金 研报]之前,西葫芦已在墨西哥北部到美国的西南部广泛栽培了。如今,西葫芦已遍布世界各地,是非常重要的世界性蔬菜。”李海真告诉记者,西葫芦原产于北美洲南部,明末清初时才从西洋传入我国,由于跟我国的葫芦在植物学形态上有相似之处,故称“西葫芦”,这个“西”字便由来于此。
尽管在我国栽培历史不算悠久,但是传入中国后,西葫芦就正式成为寻常人家堂前屋后普遍种植的蔬菜了。“西葫芦是瓜类蔬菜中最耐寒的,它适应性很广,在我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能种植,即便是寒冷的高原地区,它也能正常生长。”对于西葫芦的特性,李海真可谓如数家珍。
然而,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开始西葫芦的规模化种植,进程缓慢。“这与国人的饮食习惯不无关系。”李海真解释说,在国外,西葫芦的地位与我国的黄瓜等同,是西方人餐桌上不能缺少的一道重要的蔬菜。它可以做沙拉、做汤、做煎饼,甚至可以做烤串。而在我国,由于西葫芦的口感不如黄瓜清脆,所以国人食用西葫芦的方法较为单一,主要是炒着吃。
从最开始在露地和地膜覆盖种植,到上世纪90年代的小拱棚、中大塑料棚种植,最后到冬温室种植,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突破,西葫芦在我国的栽植模式也一点一点发生变化。如今在市场上,我们四季几乎都能吃到西葫芦,而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份的蔬菜淡季吃到的西葫芦,大部分都是冬温室的品种。
事实上,在2010年以前,大家在冬季吃到的西葫芦还全都是“中国栽种”,并非“中国创造”,我国冬温室西葫芦的种子市场被国外垄断长达十几年。
谈到西葫芦的育种,李海真感触良多:“西葫芦来自西洋,由于我国的种质资源少、研究起步晚,我国西葫芦种质资源创新便一直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可是随着规模化种植的起步,西葫芦的种子需求量在不断增多。”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法国的西葫芦种子开始打入中国市场,其品质远超于我国当时的品种,产量能提高20%以上,很快处于垄断地位,种子的价格也因此居高不下。据估算,十多年来我国农户向国外公司购买西葫芦种子价值接近50亿元。
“西葫芦的规模化种植,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品种,必须打破跨国公司的垄断。”从1997年开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南瓜课题研究小组就开始从世界各地收集品种资源,进行艰苦的研究。2010年终于育成了适合越冬温室种植的西葫芦新品种——“京葫36号。”
由于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又加上购种成本低,“京葫36号”一上市便广受好评,从2010年到2013年,仅用几年时间就占领了我国山东、河北、山西和甘肃等地日光温室越冬西葫芦种植主产区的80%~90%的市场。目前,“京葫36号”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20多亿元,节省种子成本6000多万元,为农户增收12亿元。
与其他瓜类蔬菜,尤其是与黄瓜相比,西葫芦本身耐寒、适应性强,技术简单,病害少易于管理,产量高,因此不少农民都爱种。
那么,西葫芦的产量究竟有多高?李海真告诉记者:“在温棚里,西葫芦基本一年四季都能不间断地生产,平均单株能采瓜30~35条,这样算下来,亩产一般都能达到3万斤以上,即使是冬温室弄得不太好、管理不太及时的,一年亩产也能在1万斤左右,所以农民如果刚开始种植冬温室作物,西葫芦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前北方早春二三月份正是缺菜的时候,夏天菜还没上来,冬天储存的大白菜、萝卜也吃腻了,而冬温室品种的西葫芦在这个时候上市正好填补了淡季的蔬菜茬口。另外,西葫芦不像大白菜等大规模种植,种植规模适度,产量稳定,所以,西葫芦的价格也比较稳定。”李海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亩地产3万斤西葫芦,即使按照一斤平均1元多钱的收购价来算,西葫芦的平均亩收益也都能在3.5~4万元左右。
北京市三营门茹义菜市场的商贩张遵正卖了10年的西葫芦,他对记者说:“我卖了10年菜,也卖了10年的西葫芦。与其他蔬菜相比,我感觉西葫芦的价格相对比较稳定,很少有大起大落。现在的西葫芦是2块5毛钱一斤,基本不愁卖。”
在李海真看来,与原来国外垄断品种相比,改良后新培育的“京葫36号”西葫芦冬温室品种品质上的提升也是保证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改良后的品种不但好吃,而且看着好看,翠绿、光滑、顺直的外观更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人们对蔬菜的要求已经不止于营养丰富、卖相良好,更要安全无污染、绿色无公害,而西葫芦是最容易做到“绿色无公害”的瓜类蔬菜。
“西葫芦病虫害相对于黄瓜等其他瓜类蔬菜来说算是很少的,不需要经常打药,这样一来农药用的少了,农民种植成本降低,吃起来自然也放心。”李海真说,“新培育的冬温室品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抗逆、抗病性强,容易管理,这大大减少了喷施农药的次数,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事实上,西葫芦不仅食用安全,而且食用健康。据介绍,西葫芦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尤其是以钙的含量较高,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就有22~29毫克,而且西葫芦全身都能以各种形式来食用。
尽管已经培育出了“京葫36号”,打破了国外种子的垄断,但李海真表示,未来我国西葫芦的育种研究、技术推广、规模化种植的任务依然艰巨:“下一步,我们要更加向专用化方向发展。大家对食品安全越要求,我们就越要培育以抗病为必备条件的专用化的西葫芦品种,也就是根据季节、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种植茬口的形式,培育专用化的多抗西葫芦品种,让品种在特定的栽培条件下发挥它最好的效果,发挥它最好的增产潜力。这样的西葫芦一方面能更高产,满足我们农民朋友的增收需求;另一方面,吃起来更安全,满足我们消费者的需要。”
据悉,目前新型的专用化西葫芦品种正在积极培育中。“衡量一个品种的好坏,就要考虑到产量、适应性和品质,包括安全,总的来说要兼顾到农户的利益和消费者的需求,要让农民在快乐中种菜,也要让老百姓吃到安全、放心的蔬菜。西葫芦在我国虽然不算大菜,但是它很重要。今后,我们要通过努力,让更多老百姓吃到多种多样的健康、美味,而且安全的西葫芦。”李海真希冀道。
微博
微信
QQ空间
中国停购美农产品打击美农业 【中国停购美农产品打击美农业】据路透社6日报道,中国商务部当天宣布中国企业已经暂停购买美国农产品,这会冲击美国农业,令本已在中美经贸摩擦中吃尽苦头的美国农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2019-08-08综合资讯国际农业
中国停购美农产品打击美农业 【中国停购美农产品打击美农业】据路透社6日报道,中国商务部当天宣布中国企业已经暂停购买美国农产品,这会冲击美国农业,令本已在中美经贸摩擦中吃尽苦头的美国农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2019-08-08综合资讯国际农业
让新农人创造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让新农人创造更多产业增值收益】“新农人”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培养“新农人”和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创新。 2019-08-08综合资讯农业资讯
让新农人创造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让新农人创造更多产业增值收益】“新农人”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培养“新农人”和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创新。 2019-08-08综合资讯农业资讯
70年来全国粮食总产量增长4.8倍 【70年来全国粮食总产量增长4.8倍】国家统计局5日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158亿斤,比1949年增长4.8倍,年均增长2.6%。 2019-08-07综合资讯最新资讯
70年来全国粮食总产量增长4.8倍 【70年来全国粮食总产量增长4.8倍】国家统计局5日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158亿斤,比1949年增长4.8倍,年均增长2.6%。 2019-08-07综合资讯最新资讯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如何提出反倾销申请?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如何提出反倾销申请?】日常生活中,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商家也经常在节庆或特定的时点进行打折促销,聚拢人气、拉升销售业绩。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和食品也常成为各种打折季的主力,让消费者目不暇接、难以抑制“买买买”的冲动。 2019-08-07综合资讯精选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如何提出反倾销申请?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如何提出反倾销申请?】日常生活中,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商家也经常在节庆或特定的时点进行打折促销,聚拢人气、拉升销售业绩。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和食品也常成为各种打折季的主力,让消费者目不暇接、难以抑制“买买买”的冲动。 2019-08-07综合资讯精选
创新农业供应链信贷模式 【创新农业供应链信贷模式】“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提升工程”开展以来,农发行辽宁省分行高度重视,大胆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在系统内率先开展农业供应链信贷业务试点,并迅速明确工作思路、调整工作重心,通过组织对全省涉农民营小微企业开展“大排查、大摸底”专项工作,深入调查,全面掌握... 2019-08-07综合资讯农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