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留足蜜
一箱应该留有10公斤左右的蜜,才能保证蜂群安全越冬。在一些地方,受土蜂蜜旺盛市场需求的影响,一些蜂农尤其是传统养殖户往往采用“杀鸡取卵”的错误做法,一般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左右取蜜时几乎全部取走蜂蜜,放任蜂群自生自灭。这是造成冬季蜂群大量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2、保障强群
越冬前注意开箱观察,将蜂群数量低于5脾的蜂群合并养殖,保持每箱5个满脾、蜂总数1.2万头左右。蜜蜂在越冬期具有主动避寒的本能,会集中朝着蜂箱中间聚集报团取暖。因此五脾蜂的放置间距不要均匀,左右各两脾适度缩短脾间距,中间一脾与左右两脾的间距至少3cm以利于蜜蜂抱团聚集越冬。
3、选好越冬场所
要求越冬场所清洁卫生、背风向阳,干燥安静。由于改良蜂箱箱体较薄不利于保温,因此可用草帘或者玉米秸秆把蜂箱左右和后面围住,箱底垫15厘米左右的干草或者树枝。在选好的越冬场所放置好蜂箱后,应注意扫除蜂箱底部的蜂蜡和絮状物防止滋生绵虫,调节蜂巢巢门为仅容一只蜜蜂通过,并用新鲜牛粪和泥填补箱体上的裂缝,增强保暖性。
4、注重人工饲喂
取蜜过度者,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人工饲喂的原料,首先选用优质“洋蜂蜜”,油菜花蜜等廉价“洋蜂蜜”在原产地的批发价往往只有20元/kg左右,仅仅相当于“土蜂蜜”的1/10左右。由于“洋蜂蜜”蜜源和发酵原理与中蜂比较接近,对中蜂的消化系统几乎没有损害。因此可以在早春采购,以备冬季饲喂之需。
5、其它注意事项
冬季要减少蜂箱内湿度,降低蜜蜂外出排泄次数,因此具体饲喂浓度较高,水分太大越冬蜂容易拉痢死亡。一般按照蔗糖:水=1:2的浓度熬制,高温杀螨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后,凉至室温再行饲喂。冬季蜜蜂活动能力较弱步履蹒跚,因此饲喂时最好可以在液面放置细小漂浮物,以供采食蜜蜂立足。
其实除了越冬期间不宜频繁开箱检查,还应选择晴暖的天气、温度在12摄氏度以上,应巢门全开,鼓励蜜蜂大批量排泄飞行预防“大肚病”,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清除排泄物和死蜂及其残肢。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黑龙江省7万农机具获补贴15亿元 【黑龙江省7万农机具获补贴15亿元】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黑龙江省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利用补贴资金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2019-12-11综合资讯农资资讯
黑龙江省7万农机具获补贴15亿元 【黑龙江省7万农机具获补贴15亿元】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黑龙江省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利用补贴资金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2019-12-11综合资讯农资资讯
辽宁今年粮食产量增加量占全国40% 【辽宁今年粮食产量增加量占全国40%】从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19年辽宁粮食产量达486亿斤,创造了历史新高。2013年是470.7亿斤,为历史第二高年。 2019-12-11综合资讯国内农业
辽宁今年粮食产量增加量占全国40% 【辽宁今年粮食产量增加量占全国40%】从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19年辽宁粮食产量达486亿斤,创造了历史新高。2013年是470.7亿斤,为历史第二高年。 2019-12-11综合资讯国内农业
我国种业“芯片”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长足进展。“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已超过95%,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从源头上保障了粮食安全。”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现代种业发展暨南繁硅谷建设工作会议上,农业... 2019-12-11综合资讯农业头条
我国种业“芯片”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长足进展。“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已超过95%,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从源头上保障了粮食安全。”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现代种业发展暨南繁硅谷建设工作会议上,农业... 2019-12-11综合资讯农业头条
近距离感受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成就 【近距离感受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成就】日前,由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主办的“援布隆迪高级别农业官员研修班”在福建漳州市举行结业仪式。本次研修班是首次为布隆迪农业官员开设的研修班,学员们在中国的北京、福建两地进行了为期12天的学习考察。 2019-12-11综合资讯快讯
近距离感受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成就 【近距离感受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成就】日前,由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主办的“援布隆迪高级别农业官员研修班”在福建漳州市举行结业仪式。本次研修班是首次为布隆迪农业官员开设的研修班,学员们在中国的北京、福建两地进行了为期12天的学习考察。 2019-12-11综合资讯快讯
推动大场帮小户 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推动大场帮小户 加快恢复生猪生产】12月10日,农业农村部在四川绵阳召开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帮带中小养殖场户发展座谈会,交流企业“大帮小”成功做法,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尽快补栏增养、恢复生产。 2019-12-11综合资讯农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