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一座农业智能产地仓拔地而起。这段时间,正值灵山荔枝的上市节点,这座特殊的产地仓让当地果农、经销商第一次感受到了科技下乡带来的改变。
长期以来,当地荔枝在分选、存储、运输等环节,一直停留在人工操作,产业分散,缺乏生产标准,竞争力较弱,在销售端卖不出好价格。当地水果批发市场一位经销商说:“100个农民有100个标准,其实是没有统一的标准。”
灵山虽然是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有着悠久的荔枝种植历史,公开报道显示,目前全县荔枝种植面积达42万亩,面积和产量均居广西首位,是全国第二大荔枝生产县,但是因为缺少本地化的产业支撑,过去一直被外地客商当成原料果,直接拉到广东等地进行处理、加工,再销售到全国,甚至出口海外。灵山水果经销商透露,果农在地里把荔枝卖掉的价格差不多就是两三块钱一斤,“大部分的收益都不在本地。”
2022年,赶在荔枝产季到来时,菜鸟在广西灵山水果产业带建成了西南地区首个农业智能产地仓,通过数智化的分选、分级、加工、销售,实现“采、产、运、销”一体化,帮助果品实现从山野树梢直达城市餐桌。
在产地仓内,通过机器视觉分析、光谱检测、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自动化系统根据水果的果径、克重、表面瑕疵,甚至是果品的糖酸度,将水果分成5个等级。
经过分级的水果,对应相应的销售渠道——高端商超、电商、批发市场、水果加工厂等,每一个分级的水果都能最大化地卖出好的价格。其中最优质的果品会登上盒马等高端超市的货架,获得高溢价。
从今年整体的销售情况来看,与过去传统的荔枝处理模式相比,智能分选、分级后的荔枝,做到了标准化的优品优价,销售价格水平提升20-40%,这其中大部分成为果农的实际增收。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专家叶昆认为,产地仓是连通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上行物流中心和起点,智能分拣和分级,让按级定价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成为可能,农民掌握议价主动权,有利于农产品走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道路,为最终形成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科技基础。
国家乡村振兴局专家林凡建表示,数字化、智能化是农业生产领域的发展方向,菜鸟推动科技下乡,在农产品源头产地建设智能产地仓是一个创新,帮助农民增收,促进产业振兴,具有广泛的借鉴、推广意义。
商务部特聘专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流通专家洪涛长期关注乡村经济。他认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市场,构成了“双循环”新格局中的战略纵深,激活农村和下沉市场的消费能力,需要一个高效的物流网络相配套。目前,农村快递网络普遍存在运营成本高、物流堵点多等问题。要想打通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堵点,创新的科技下乡将起到重要作用。
这两天,在灵山县新圩镇的一家菜鸟乡村快递站,正在进行智能改造。最显眼的变化是每一个快递包裹上都挂了一个U盘大小的智能灯条。村民取件时,只需在柜台手机扫码,或者输入手机号,对应包裹上的灯条自动点亮并发出蜂鸣,实现秒级找件。
这被认为是一件提效利器。快递站长韦昌源说,这个站点每天要处理2000多个包裹,其中有1/4的包裹还要送到另外7个村里,她雇了7个阿姨帮忙,人手依然紧张,“每天都跟打仗一样”。
智能灯条在农村实际物流场景应用后,不仅仅是快递上架效率提升了3倍,在消费者体验上还做到了“无门槛取件”,“尤其是村里的老年人,很多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拿快递需要站点工作人员帮助,现在他们只要有电话号码,就能自助取件。”韦昌源说。
据了解,除了灯条,菜鸟乡村智能快递站还配备了云监控、自助取件终端高拍仪等先进的物联网设备。目前,菜鸟已经在广西全部14个地级市开起了乡村智能快递站。
同时,菜鸟在广西已经着手对乡村县域的共同配送中心进行智能改造,引入自动化的分拣设备,统一场地,统一作业标准,提升信息化水平,为县域共配中心降本增效。目前,智能共配中心的建设也已推进至包括南宁、桂林、百色等6个地市。
以菜鸟在南宁邕宁区的共配中心为例,曾经传统的人工分拣方式,每小时只能分拣4000个包裹,在快递高峰期总是会遭遇爆仓。今年年初,升级了自动化的交叉带分拣机后,每小时的分拨能力可以达到12000个,处理效率是原来的3倍。即使到了快递高峰期,该共配中心的处理能力依然处于不饱和状态,“因为在设计时,我们已经提前考虑了未来五年的包裹增量。”该共配中心负责人表示。
全国每天的快递包裹量已超3亿件,其中1/3在农村地区。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21年,全年农村地区收投快递包裹总量370亿件,带动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进村超1.85万亿元。
菜鸟乡村负责人熊健表示,菜鸟将对全国1000余个县域共配中心,逐步进行智能改造;未来三年,菜鸟村、镇快递服务站将达到10万个,并投入10亿专项资金对乡村服务站进行智能改造。同时,菜鸟还将建设100个农产品上行产地仓,并协同阿里巴巴和其他社会资源建立农产品上行的销售渠道,帮助农业生产者把产品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夏粮丰收来之不易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高玉村成片麦田迎来收获。种粮大户邓景辉在村里流转了600亩耕地,提及去年的持续秋汛,这个种粮老把式记忆犹新,“整整15天,自打我种地以来,没有晚播过这么久,心里特别着急。经过精心管理,现在看来,单产比去年能有增加,又是一个丰收年。”
2022-06-28综合资讯农业市场
夏粮丰收来之不易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高玉村成片麦田迎来收获。种粮大户邓景辉在村里流转了600亩耕地,提及去年的持续秋汛,这个种粮老把式记忆犹新,“整整15天,自打我种地以来,没有晚播过这么久,心里特别着急。经过精心管理,现在看来,单产比去年能有增加,又是一个丰收年。”
2022-06-28综合资讯农业市场
水利部:关口前移应对洪涝旱灾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25日表示,面对当前全国汛情、旱情形势,坚持关口前移,有针对性地细化洪涝旱灾防御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2022-06-26综合资讯最新资讯
水利部:关口前移应对洪涝旱灾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25日表示,面对当前全国汛情、旱情形势,坚持关口前移,有针对性地细化洪涝旱灾防御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2022-06-26综合资讯最新资讯
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 2022年度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育工作
近日,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度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实施新时代共青团青年人才工作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
2022-06-25综合资讯最新资讯
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 2022年度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育工作
近日,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度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实施新时代共青团青年人才工作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
2022-06-25综合资讯最新资讯
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23日表示,近年来我国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多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提高,全国近30%的近岸海域和37%的大陆岸线均已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
2022-06-24综合资讯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