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波回忆到,一位祖籍为晒袍坦村的好友无意间与他提及,看着家乡的叔叔爷爷辈一辈子在山里操劳,就想着能不能为老家的村民们做点事情,比如寻求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方向。虽然不知道前方是什么,但是王向波还是决定试一试,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该为这些村民寻求怎样的一番新天地?
说起晒袍坦村,得先从村子的名称讲起,这里位于安徽休宁县的溪头镇,隐逸在丛山之中,宛若世外桃源。据说,当年乾隆下江南的时候,途经此地突遇大雨侵袭,雨过天晴之后,乾隆晾晒袍子的时候,露出里面的“龙袍”,由此村子得名“晒袍坦”。整个晒袍坦村目前总共只有18户居民,本姓“凌”,因康熙年间村中出了一名进士——淩如焕,被乾隆帝所重用,官至兵部左侍郎,并赐姓三点水“淩”。此后“凌”家族人世世代代居住于此,其中虽有些年轻人离开了这里,却也有人执著地守护着这片土壤。
居于皖南深山中的晒袍坦村人才辈出,自然环境也是极好的,山间云雾缭绕,生态环境极佳。面对山谷间的溪水潺潺,王向波有了初步的想法——让自然回归自然,让渊源从源泉开始。
如何回归?先把地种好
皖南山区普遍的问题就是山多地少,而位于深山里的晒袍坦村更是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将脱贫与自然环境进行结合,这是摆在王向波面前的最大挑战。考虑到经济效益不能对村庄本身的生态造成冲击,就要最大化地挖掘当地的稀缺自然资源,做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
面对这个山好水好、人杰地灵的地方,有人提议了很多经济作物,而从事了多年药材培育、种植的王向波,凭着职业的敏感度,一眼就认定这个地方适合种植药材。
这里一定是药材的天堂,但是该选哪种药材呢?
最初时候,茯苓、石斛、菊花都是他觉得可以选择的品类。经过为期半年的实地考察,从水源的寻找、水系的勘探,再到土壤数据的收集,王向波带领着他的研发团队走遍了晒袍坦村的角角落落。富硒的水质报告让他心中充满了惊喜,而温润又松弛的土地让他心中更是有了坚定的答案——“种石斛!”
为什么选则了石斛这个并不好种植的品种?对于这个问题,王向波有自己的考量。晒袍坦村早些年间其实是有着丰富的野生石斛资源,但由于近些年的过度开采而导致野生品种逐渐减少,甚至是非常罕见。但曾经拥有着丰富的野生石斛资源,其实恰恰表明这个地方在大自然的选择中,是非常适合野生石斛生长的。面对全国独一无二的稀缺自然条件,当然要充分地发挥其自有能量。
王向波说:“所有的药材核心围绕的都是自然环境,水源和土壤又是最重要的两个要素。”作为新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的水资源保护区,晒袍坦村的水源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且一直被大众关注和保护。那么土壤是否可以保证一直达到最好的状态呢?
这一次,王向波没有再去现场考察土壤情况,而是决定与村中的年轻人聊一聊。在与几名有着想要改变现状的年轻人沟通很多轮之后,王向波心里有了很明确的答案:种石斛,先把地种好!
为什么要先把地种好?
中国人对土地的感情异常深厚和复杂,年轻一辈的村民有一些选择了留守,有些离开了村庄去城市寻求新的可能,然后又逐渐从城市中再次回归。他们对土壤自然是有感情的,但是做农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做农业,其实是与天地对话。”王向波这么跟村里的年轻人说。
要顺应时辰,要顺应自然规律,更要懂得如何让自然回归自然。所以晒袍坦的年轻人,在王向波团队的带领下,开始一场“回归之旅”。让本该野生的土壤,再次回归到野生和零人工干预的状态。“当我们不再人为地干预自然,不再站在人类为中心的出发点去试图改变自然,那么自然一定会回馈给我们天地间本该有的精彩。”
野化回归后的土壤,没有令王向波和晒袍坦村的村民失望,第一批种植下去的种苗成活率高达95%,这个数据在石斛种植领域掀起了不小的波浪,也逐渐奠定春之斛在石斛领域作为标杆的基础。5年的悉心呵护,310亩自然基地的培育,每一颗石斛都要保证1095天以上、平均5.3℃的越冬时长,从而保证了优质石斛多糖成分的有效积累沉淀。春之斛提出的独家5R品质保全体系,重新定义石斛产业生产链条新标准,让这些源头之水滋润而成的石斛,真正地滋养越来越多的中国人。
在走向传奇的路上,春之斛的团队始终不敢忘记思考土壤、水源与人的关系,他们也将更加坚定地践行石斛文化,种好石斛,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以保护野生石斛种源为己任,聚焦石斛种源调研、考察、保护和种质的选育、评价、鉴定两大核心领域,致力于构建自然与人文和谐发展的“石斛产业生态+”。把地种好,用中国的传奇草本,滋养更多的人和家庭。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我国守住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十年来,我国坚持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划定并守住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
2022-09-20综合资讯农业头条
我国守住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十年来,我国坚持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划定并守住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
2022-09-20综合资讯农业头条
自然资源部:2021年耕地总量净增加 耕地减少势头初步遏制
9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就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举行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介绍,十年来,自然资源部坚持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划定并守住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2022-09-20综合资讯农业资讯
自然资源部:2021年耕地总量净增加 耕地减少势头初步遏制
9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就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举行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介绍,十年来,自然资源部坚持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划定并守住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2022-09-20综合资讯农业资讯
农业农村部部署全面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
9月19日,农业农村部召开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工作推进视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粮食节约行动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促进养殖业节粮降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2-09-19综合资讯今日焦点
农业农村部部署全面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
9月19日,农业农村部召开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工作推进视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粮食节约行动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促进养殖业节粮降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2-09-19综合资讯今日焦点
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在京启动
9月13日,由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林草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发起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在京启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侯顺利、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以及商务部、国家林草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管机...
2022-09-13综合资讯最新资讯
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在京启动
9月13日,由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林草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发起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在京启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侯顺利、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以及商务部、国家林草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管机...
2022-09-13综合资讯最新资讯
国家发改委:8日开始投放中央猪肉储备
【国家发改委:8日开始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国家发展改革委6日表示,为切实保障中秋、国庆等节日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将于9月8日投放今年第一批中央冻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近期加大猪肉储备投放力度。
2022-09-07综合资讯农业资讯